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探索“人工智能+教育” 慕华成志发布未来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

在线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利用数据分析课堂上学生表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景体验非遗文化……基于人工智能(AI)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催生大批新产品、新…

在线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利用数据分析课堂上学生表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景体验非遗文化……基于人工智能(AI)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催生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同时,也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更多可能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并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北京聚焦人工智能场景的建设,营造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千校应用、百校创新,形成一批教育垂直领域专用大模型。11月30日,以“智能引领 育见未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研讨会·房山区教育新质发展系列研讨会在北京四中房山校区举办。会上,未来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布,“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也正式在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落地,这些实践举措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创新。

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AI教育

12月2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统筹推进中小学和大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明确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在教育的领域应用初见成效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如何应用?通知中也做了明确。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

其实从应用场景来看,多地已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人工智能+教育”就在身边。比如,AI为学校评阅、考试、实验、精准教学提供支持带动教学改革;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在家中或者课堂上就能体验到京剧的实景演出。

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开设或准备筹备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创新的模式进行实践落地。2024年8月,房山区教委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提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将在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设立“未来学校实验室”,共建“房山区未来学校创新实践基地”,探索未来学校实践模式,打造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学校品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发挥清华大学资源优势,依托未来学校实验室,为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引入管理人才、学科人才及先进技术,支持学校的教师培养、课程开发、智慧校园建设,通过高层次课题研究、高水平教育论坛、高质量的专家入校指导,进行未来学校实践模式的探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扩大学校的品牌影响力。

11月30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未来学校实验室”正式在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落地,现场还举行了揭牌仪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实验室由清华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慕华成志未来教育研究院提供科研和科技支持。据悉,慕华成志未来学校通过构建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学术机构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及企业的协同合作模式,创新实施“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企业”(UGSE)合作机制,相关探索实验成果有望应用于全国。

在当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研讨会上,房山区政府副区长郑海涛也表示,通过建设未来学校实验室,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试验田,正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教育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北京等多地已设立面向未来的学校

什么是“未来学校”?为什么要发展未来学校?“未来学校的概念,从时间上看是终生的,从空间上则是全社会的教育规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未来学校总课题负责人李锋亮表示,未来学校是实践和践行未来教育的活动场所。未来是不确定的,发展未来教育、未来学校就是为了对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李锋亮介绍,各国对未来学校均有探索,第一所“未来学校”是2006年9月由微软集团与费城学区合作成立的。新加坡、欧洲、芬兰以及中国各地的未来学校也在探索中。

在中国,2016年,慕华成志联合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发起“未来教育行动计划”,探索面向未来教育的新模式。目前已在北京市、广东深圳、广东汕头、广西南宁、浙江绍兴、贵州贵阳等地成立示范性未来学校,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推动学校在学习空间、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育技术、组织形态等方面实现协同创新,促进学校教育的创新。

慕华成志教育科技集团CEO汪建宏介绍,从录播课到动漫微课、未来课堂,再到未来学校,慕华成志不断推动教育产品形态的演进。最早的互联网教育也不叫在线教育,在互联网年代,网校做的最简单的事情就是把线下的课程录制好搬到互联网上,没有做任何创新。“2014年我加入慕华后就在想,能不能用更新颖的形式来做教育内容。后来我们开创了动漫讲知识,用动漫的形式教小朋友学习;2016年国家大力提倡互联网+教育,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实现因材施教的未来课堂;2017年深圳罗湖未来学校成立,成为未来教育行动计划实践基地和全国首家以区域命名的未来学校。”

人工智能大模型助力规模化的因材施教

千人千面的因材施教怎么做到规模教育?汪建宏认为,教育的创新是所有创新里最难的,现在用移动互联网可以做衣食住行任何事情,但是唯独教育好像总是应用得没那么好。“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AI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他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AI可助力打破传统教育领域的“不可能三角”,即同时满足个性化、规模化、公平化。

在此背景下,慕华成志和百川智能联合推出“未来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汪建宏介绍,“未来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具备强大的智能分析与生成能力,能够精准评估学生学习状况,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优化建议,“这一大模型的发布,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创新,推动基础教育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

据了解,未来学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宛如一座智慧中枢,能精准洞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特质,依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兴趣偏好,量身定制专属学习路径,推送适配的课程与练习。同时能为教师生成创意课堂方案,优化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和因材施教。在未来学习空间里,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创设逼真情境助力沉浸式学习,实现智能批改作业、即时答疑。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这个世界,改变着我们的认知,改变着大家生活的方式,特别在教育领域应该说正在重塑一种新的人机交互,师生机交互的新的教育能力。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将改变师生的教学和认知关系,催生了新型的教育文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国教育周刊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inaeduinfo.com.cn/2024/12/7074.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