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学院“笔墨生花”实践小分队于7月20-26日赴沪,践行“两个结合”理念,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深度探索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梭于古典园林与现代艺术馆间,他们挖掘海派文化精髓,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交流等形式,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致力于在尊重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赋予其新时代价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墨舞时空,海派文化深旅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走访了上海笔墨博物馆,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他们深入了解了笔墨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领略了海派文化的艺术魅力。每一幅展品,无论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笔墨实物,还是它们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的卓越应用,都生动展现了笔墨的丰富韵味与深厚的艺术价值,让团队成员在欣赏与学习中,对笔墨文化有了更为全面与深入的理解。同时,他们有幸与博物馆馆长及讲解员展开深入交流,不仅聆听了一系列关于上海笔墨传承的精彩故事与对笔墨艺术的独到见解,还详细解读了展品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分享了上海笔墨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图 | 团队成员参观笔墨博物馆
图 | 团队成员随机采访路人
图 | 笔墨博物馆展品
古韵今创,探秘汉字文化
实践团队随后参观了上海香港路百空间《敬你是一个汉字》展览。展览中,他们被丰富的实物展品、书法作品和多媒体展示所吸引,深入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通过与策展人的交流,他们深入探讨了汉字在现代社会的创新与发展的关键议题。策展人表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需以前瞻的思维和宽广的视角,吸引年轻人的参与,以现代审美推进“文化两创”——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创新。他坚信,汉字的创新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关乎其在现代社会的活力与生命力。策展人承诺,将持续鼓励年轻一代投身于汉字的创新与发展中。
图 | 团队成员体验毛笔字
艺思同源,领悟大师风骨
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实践团队经历了一次深度的文化洗礼。他们深入了解了吴昌硕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创作历程,通过欣赏吴老先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深刻体验到了其“以金石之力创海派新风”的深厚底蕴。在与当地文化学者的面对面交流中,团队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吴昌硕先生的“出蓝敢谓胜前人,学步反愁失故态”的创作理念。学者们不仅解读了吴昌硕作品背后的艺术思想和历史背景,还深入分析了其对海派艺术乃至中国现代艺术的影响。这种专业的学术交流,不仅深化了团队对吴昌硕艺术造诣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图 | 团队成员采访吉林省书画院画家李向鹏
图 | 团队成员参观吴昌硕纪念馆
图 | 团队成员观看吴昌硕视频影像
徽墨匠心,品味笔墨风华
实践团队进一步深入至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的非遗传承基地——笔墨宫坊,亲身体验了“非遗”曹素功墨锭与周虎臣狼毫笔的独特魅力。在此,他们见证了徽墨的精妙制作过程,深切感受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通过参观,团队对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在传承和弘扬徽墨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成员表示,此次经历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深刻领悟。
图 | 徽墨制作过程
图 | 团队成员合照
在深入探访上海文化地标的旅程中,学子们亲历了海派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亲睹了海派艺术的创新与活力。他们表示,将以此行收获的丰富体验与深刻洞见为契机,将海派精神带回校园,与更多同学分享交流,共同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推动其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承与发展。
后续,学子们将以海派文化的开放精神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跨学科交流,探索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方式。他们将致力于构建实际的文化认知体系,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国内外交流,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团队:无锡学院校学生会笔墨生花小分队
指导老师:费鹏程
作者:王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