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2024中黄全人教育发展论坛圆满举办!

3月29日,由中华国际文凭学校协会(CISA)进行学术指导,广东省国典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中黄教育集团承办的“2024 中黄全人教育发展论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国际理解教育”在广州市黄埔区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举办,同时在白云区中黄外国语小学设置分会场。

“2024 中黄全人教育发展论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国际理解教育”顺利举办,中黄武医校队和百人弦乐团带来精彩的开场表演。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500多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参会,其中包括广州市15所公民办中小学校长和教学骨干老师,近20位传统文化创新教育实践专家、中西融合课程研发专家、高校教授、中小学校长等通过主旨发言、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圆桌论坛、实践成果展相结合的形式,共同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国际理解教育以及如何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全球胜任力,探寻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国际传播的协同创新之道。

传统文化与教育专家齐聚

共话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理解

广东省国典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院胡改咏院长在主办方致辞中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是中黄全人教育个性发展的重要标识,是中黄人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亮相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而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智慧举措。因为如今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信息化进程,地球变小了,中外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理解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是未来人才发展的方向。这一点,中黄教育集团领先一步,让人钦佩。国际理解教育是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碰撞、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鉴别自己,了解他人,可以让世界懂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未来世界的中心在东方,东方的中心在中国,中国最值得期待的地方是广东,广东最有活力的地区是湾区,湾区的国际理解教育我认为在中黄。


中黄教育集团董事、中黄学术委员会主席、中黄教育集团名誉总校长、CISA(中华国际文凭学校协会)创会会长崔建社总校长在承办方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入探讨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此同时,国际理解教育的兴起也使我们意识到,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是当今世界青年必备的素养之一。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理解教育相结合,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也为全球文化交流与和谐共处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次论坛设置1场主论坛,2场平行论坛,包含3场主旨报告、6场主题报告、5场展示课观摩以及课后研讨交流、2场圆桌论坛以及中黄学习者社区成果展等丰富多元的形式呈现了一场教育盛宴。从理论探讨到实践交流,从学术研讨到教学示范,为培养兼具文化自信和全球胜任力的新时代青少年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在主旨发言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独到见解和经验总结。


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语言文化海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在主旨演讲中从孔融让梨的典故出发,深入浅出地解释文化误解产生的原因。邵宜教授指出,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要坚持开放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同时尊重文化差异,理解文化个性,做到开放包容,和睦相处,共同构建一个求同存异的世界,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候任校长、讲座教授陈致在以《中华传统文化与博雅教育》为主题的主旨报告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在人类共有的知识体系之内,而不是用以拒斥其他文化的知识系统。博雅教育应该注重的是国学修养的教育。在博雅教育中,国学修养教育与国际化的教育完全是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事实证明,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


中黄教育集团副总裁兼中黄课程与评估发展中心(CDAC)总监、CISA(中华国际文凭学校协会)学术总监李康华校长现场分享了中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案例。李康华校长表示,中黄一直致力于培养兼具君子品格和全球胜任力的终身学习者、国际交流者和未来创造者。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和国际理解教育始终是我们中西融合全人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对标文化基础、文化自觉、审美创造、人格修养四大核心素养,自主研发了涵盖从学前、小学、初中、高中龄段,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从哲学与思想、传统技艺与民俗、中医药与科技、历史与传统文化、语言与文学等视角设计开发了武医文化、二十四节气之美、新六艺、人文茶道、经典诵读、家文化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与全球胜任力建立连接,链接当下的生活世界,通过体验感知、理性思辨、涵咏体悟和研学实践等方法,使学生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思辨,实现学习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升。

课堂教学观摩+教研复盘

共同研讨基于跨文化比较的传统文化教学

本次论坛不仅有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探讨,同时设置了5场涵盖学前、小学、中学不同龄段的学科探究课和跨学科探究课,来自中黄各个龄段的教师现场授课。


中黄学前阶段叶老师带来的探究课《宋韵点茶》

通过戏剧化的情境创设,让幼儿身临其境,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双师课堂,两位老师分别扮演现代人与宋代人,不同角色从不同视角出发,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引导幼儿与“宋代人”进行跨时空对话,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中黄小学部胡老师带来的一年级语文探究课《团圆》

通过巧妙运用绘本作为教学工具,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参与度。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儿哲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跨文化比较的方式,学生们眼界得到了拓展,理解力也得到了提升。


中黄小学部董老师和Mr John McHugh带来的三年级英语探究课《Guided reading - Anansi learns a lesson vs The fox and the crow》

在课堂上融合了儿童哲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通过思考思辨型问题,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同时通过比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国际视野看待不同的故事,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中黄中学部单老师带来的七年级语文探究课《跨文化视角下的花木兰形象变or不变》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版本的作品、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花木兰故事的改编,让学生在跨文化比较中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和相互影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课堂上生动的情境设置和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丰富的互动形式中,学生的质疑答辩、思维碰撞不断展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中黄中学部刘老师和兰老师带来的七年级跨学科探究课《海上丝绸之路——南海神庙的跨时空之旅》 


通过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站在历史与语文的角度,通过相互印证,感受对外贸易的变化;通过情景化教学设计,跨越时空,让学生站在不同时代人物的角度了解对外贸易的时代意义。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又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迁移。


课后研讨交流环节由授课老师现场解析教学设计思路,在圆桌论坛环节由评课专家团交流复盘,将理论、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帮助一线教师学以致用,将实践策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中黄中西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收获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语言文化海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点评:

我一直在寻找,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中西方教育怎样去融合,以什么样的理念去融合,能融合成什么样子?有没有现实的可视化的成果,我在中黄看到了。

广东省国典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原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小语教研员魏春峰老师点评:

当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还在研究怎么考试,花大量时间来研究考试怎样不丢分的时候,中黄的课程已经站在很宽的视野上去整合,去促进人面向未来的发展。什么样的教育会把人带到更宽阔的地方,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很多的学校只是让学生在认“树”,但是今天在中黄看到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让学生既看到树木,也看到了森林。

万物启蒙创始人兼课程研究院院长钱锋老师点评:

能做到这么扎实,既兼顾培养愿景,同时在内部能基于思维建构,呈现出丰富多样性学习的学校,其实是不多的。通过几位老师的说课,让我们看到了前后整体的单元设计,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两点:一是基于学科的跨学科,主要是对真实问题的解决;二是基于传统的跨文化,主要解决的是多元文化理解的重要概念。这两点在中黄都落地得非常扎实,尤其是在校内跨文本、跨情境、跨时空的探索上,应该说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

广东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冯迪鸿老师:

我来了以后有两个惊诧,第一个惊诧,我很认真地看了语文课绘本教学。语文在跨学科学习之后能跨出去,还能跨回来,这是我看到的;第二个惊诧,我们的教案,在讲在大概念教学,我们的“疑、寻、示、悟、行”和现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倡导,包括和源自杜威提出的重要思维五步法(暗示、问题、假设、推理、试验)是异曲同工,一脉相承的。

广州市中黄港澳子弟学校校长翟培琦:

中黄日日都在践行,如何培养自由行走在世界的中国人。这个过程中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找到自己的根,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真正地了解世界。三年级的英语课给了我一个惊喜,从我们中国的诗句出发,激发孩子链接回他们本身的生活。既做到了启发孩子心智,又做到了结构性比较,还能启发他们的思维打开内心世界,而且师生之间不单单是老师教学生,当中文出现的时候,孩子们也在教老师。所以这种教学相长,在传统文化和国际理解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者社区实践成果分享

文化与教育的视听盛宴

在实践成果展示环节,中黄各校区的学生、家长和老师结合自己在中黄学习者社区中实践和成长的故事,分享了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全球胜任力培养的过程中的成果和感悟。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究结题展中,中黄学子们结合自己探究学习的成果,精心设计制作了各类文创作品和互动游戏。诗画叠韵、岭南建筑、原创绘本、皮影戏……学子们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转化为书画、手工艺品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从中华传统六艺到二十四节气,从中华武医到岭南文化、从诸子百家到非遗文化,学子们向来访的叔叔阿姨们如数家珍地介绍了自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和探究成果。


结题展现场,家长们对孩子们的自信表达、知识渊博、积极思辨的能力和全面素养印象深刻,对中黄全人教育培养体系的前瞻性、一体化、系统性充满信心,更坚定地选择中黄,甚至有家长被小学部师生的风貌所震撼,活动后直接报名中黄科学城幼儿园。


华附创投会代表潘志华先生参与论坛活动后,感叹:中黄校园里的学生眼中有光,自信而阳光,老师们认真专注,对教育充满热情,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好学求知。

当天同步设置了两场平行论坛,邀请传统文化创新教育实践专家、教研院专家、国际学校教研专家、文化教育领域杰出代表齐聚一堂,从文化传承、一体化课程研发、跨文化交流研究、国际理解教育等不同维度分享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经验,推动互学互鉴。


分论坛一

万物启蒙创始人兼课程研究院钱锋院长带来的主题分享《祛魅传统 明见未来》

广东省国典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原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小语教研员魏春峰老师带来的主题分享《从字理中寻找五育融合的文脉》

《老广新游》系列作品作者、“非遗玩家”项目执行董事王欣老师带来的主题分享《文化的彩蛋》


分论坛二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系硕士、IBMYP语言与文学培训官、IBDP文学考官陈冰梅老师带来主题分享《意象穿越:国际教育视野下的古典意境与现代诗歌》

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武汉爱莎文华学校国际理解教育中心主任、武汉经开区国际理解教育工作室主持人黄圆晴老师带来主题分享《本土经验与世界知识的对话:武汉经开区国际理解教育工作室的探索》


杭州维翰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王倩谦老师带来主题分享《在项目式学习中寻根传统文化》

在圆桌论坛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项目化学习》的主题进行探讨,共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的力量、课程的建构,支持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坚守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自信,并培养他们的全球胜任力。


白云区中黄外国语小学分会场当天吸引了100多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莅临。学校开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语文探究课、数学探究课、跨学科主题探究、外教英语课、外教艺体课以及戏剧、高尔夫等必修类才艺课程。来宾们深入课堂听课,感受学习的乐趣,并与校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让来宾们赞叹不已。

21年来,中黄一直秉承着中西融合的全人教育理念,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全球传播。正如崔总校长所说的,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与分享,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处。未来,中黄将持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未来领袖而奋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全球教育事业的繁荣与进步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国教育周刊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inaeduinfo.com.cn/2024/04/684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