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家校协作,变焦虑为成长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些不同程度的焦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可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儿童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也需要学校、…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些不同程度的焦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可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儿童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也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携手应对:来自父母家人的温情陪伴与呵护、学校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教师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同伴间的友好相处等,都能帮助儿童及时从焦虑中走出来,度过成长关键期。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比较常见的三种儿童焦虑现象,我们进行了多元化探索,通过家校合作有效减少儿童焦虑。

  一、注重习惯养成与能力提升,缓解学段衔接焦虑

  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幼儿园升入小学、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等,每个阶段的学习成长环境不一样,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各自的特点。每当孩子步入新的阶段,都会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家庭、社会、教师等几方面协同配合,共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各个学段衔接焦虑期。

  大部分学段衔接焦虑是因为担心能否适应新学段的校园生活和学习,因此提升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是缓解学段衔接焦虑的有效途径。关于生活适应能力,我们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及其向学习习惯的迁移,比如生活自理、规律作息、每日阅读等;二是良好行为意识的培养,比如时间意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关于学习能力,我们重点关注自制力、专注力、思考力、沟通力四个方面;同时还强调要为每个新阶段的学习做好两种准备,即心理准备(如求知欲、向往感、责任感等)与身体准备(如健康作息、运动技能等)。

  不仅是学生良好生活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家校共同参与,有些学生的学段衔接焦虑可能就是家长自身焦虑情绪的反映。入园时担心“孩子第一次与家人长时间分离,还那么小,能适应吗”;入学时担心“零起点入学,这样没问题吗”“40分钟一节课,孩子能不能坐得住”;升入初中、高中更加担心“孩子的成绩跟不上怎么办”“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吗”。因此,我们在缓解学生入园焦虑的实践中,特别注重做好家长工作。比如,通过入园前的家访、家长会,发放新生入园指导手册等帮助家长克服自身焦虑情绪;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入园焦虑现象,尤其要共情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与他们一起面对生活的变化,在背后默默支持和帮助他们,而不是将家长自己内在的焦虑状态投射给孩子;理解家长的情感,找到适合沟通的方法,与家长保持反馈和联系,建立信任与支持等。

  在学校工作方面,我们强调讲究方法,科学应对。首先是科学识别学生焦虑。因每个孩子的性格、家庭环境不同,其产生焦虑的表现也不相同。有的表现出不安、紧张、恐惧等心理症状,有的表现出坐立不安、面部表情不自然等行为症状,还有的表现出皮肤潮红或苍白、尿频尿急、窒息感等躯体症状,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倾听、仔细识别。然后要深入分析学生焦虑原因,从家庭、学校和家校共育三方面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让学生提前走进新学校亲身体验,多通过语言引导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榜样激励,请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一起互动交流,让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产生期待等。

  二、增强学习规划与自我管理能力,未雨绸缪帮助儿童度过开学焦虑期

  开学焦虑是很常见的儿童心理现象。在度过漫长的假期后,大部分儿童都会或多或少在假期末尾感到紧张焦虑。有的孩子是担心尚未完成的假期作业,有的孩子是对新学期未知的学习内容感到懵懂无助,还有的孩子是对假期生活向学习生活转变感到焦虑。其实,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开学焦虑的产生主要集中在学习生活上。

  学生如何才能从假期学习生活顺利地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呢?

  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规划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上。

  一是注重学生假期规划,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规划和管理假期学习生活的能力。放假前,教师会在班级微信、QQ群中发放假通知及注意事项,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制订个性化的假期学习和生活计划;假期中,提醒家长和学生注意假期计划的进度安排;开学前,提醒家长和学生注意假期计划的查缺补漏,同时调整家庭生活作息时间。

  二是注重新学期的学习规划。比如可以提前把新学期的活动安排、课程表等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熟悉,减轻他们对“未知”的焦虑;引导学生树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规划学习。在幼儿园阶段,侧重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护,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学习规划意识;学生升入小学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中短期学习目标,正确认识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到了初高中阶段,要注重学习意义的找寻,引导学生确立中长期学习目标,让学生正确看待考试与考试成绩等。

  三、充分给予尊重与爱,关注“二孩焦虑”问题

  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越来越多来自二孩家庭的孩子走进校园。当许多家庭沉浸在迎来第二个宝宝的喜悦中时,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二孩家庭中老大的焦虑问题开始显现。

  曾经有一个大班的宝宝,在有了弟弟以后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整天闷闷不乐。我们通过与家长沟通进一步了解到,孩子在知道妈妈怀孕后,曾多次指着妈妈的肚子跟妈妈商量,“等弟弟生出来,立刻把他送出去”。原来,孩子是担心:“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这已不是我们第一次发现“二孩焦虑”问题。再看新闻报道中很多学生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面对家里要添新成员,厌学、逃学、离家出走……家长和学校要及时关注“二孩焦虑”问题,积极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愉快地接纳家庭新成员。

  对于“二孩焦虑”问题,我们在学校工作和家校工作中,强调充分给予孩子尊重与爱。

  一方面,“二孩焦虑”问题的解决主要在家庭,我们在家校工作中以专业为基础进行积极引导。比如,建议家长在决定是否生育二孩时提前与老大商量,因为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大事件的决策中,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庭中很重要,是被认可、被尊重的。依恋理论认为,孩子与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要保持健康的依恋关系。我们建议母亲尽量多陪伴老大,让孩子的依恋关系不发生太大变化;同时鼓励父亲积极参与老大的各项学习、生活活动,与老大建立更亲密的关系。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要适时地让老大参与到照顾、陪伴弟弟妹妹的过程中,体验到依恋关系中特别重要的爱与信任。

  另一方面,在学校工作中,我们也注重相关内容的引导。比如,借助绘本故事等形式,多给孩子讲讲弟弟妹妹出生后可能会发生的趣事;开展混龄活动,引导孩子照顾保护比自己更小的弟弟妹妹,体验有弟弟妹妹的快乐等。

  我们始终相信,焦虑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发展性适应问题,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会克服焦虑,变焦虑为成长。

  (衣明艳 郎咸燕 尹丽丽 作者单位均系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中学幼儿园)

  作者:衣明艳 郎咸燕 尹丽丽https://www.sohu.com/a/460391102_243614?scm=1002.590044.0.10373-1022&spm=smpc.ch25-parent.fd-news.132.1618370797348XF8Keyl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国教育周刊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inaeduinfo.com.cn/2021/04/5428.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